您的当前位置:海南房产网 - 搜游居 > 房产资讯 > 房产新政 > 推启土地金融制度改革之门——专家谈土地调控领域中金融手段的应用与创新
推启土地金融制度改革之门——专家谈土地调控领域中金融手段的应用与创新
编辑:海南房产网 发布日期:2016-09-10 00:00:00 有效期:发布当天 阅读 639 次
编者按:前不久,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监会发出《关于金融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充分利用和发挥金融在促进节约集约用地方面的积极作用,突出加强涉地信贷管理。土地和信贷作为国家宏观调控的两道“闸门”,共同发挥作用的空间和潜力很大。
那么,除了促进节约集约用地之外,金融手段在土地调控中还有哪些可以施展作用的空间?如何创新土地金融制度,金融与土地的结合方式都有哪些?本期约请系统内外专家学者就相关话题展开理论探讨。
◆金融调整影响土地调控潜力有多大
(中国土地矿产法律事务 卢静)
近年来,国家严把土地和信贷两个闸门,两者的作用范围和效力有机交织在一起共同发挥作用,从而调控宏观经济运行。金融政策目标在土地领域的扩展与延伸
与以往涉地金融政策相比,《关于金融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的通知》更全面、更系统,将分散于诸多文件的政策进行系统性梳理和归纳,紧紧围绕企业用地这一核心问题,对金融机构信贷制度、贷款流程、合规审查、项目管理、金融服务等各环节作出详细具体的规定,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主要有以下特征:
管理由商业性房地产用地向多种用地转变。此前的政策措施大多从土地与信贷较紧密的结合点——房地产市场出发,其目的也主要是促进房地产市场总量基本平衡、结构基本合理、价格基本稳定,降低金融风险。而《通知》虽然也是以防范金融风险为根本出发点,强调商业性房地产的信贷管理问题,但将金融政策的目标扩展到促进保护耕地、节约集约用地上,关注的延伸到重大基础设施、公共设施、工业设施建设、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和商业性房地产等领域。
突出信贷政策、产业政策和土地政策的契合。《通知》强调了贷款前对用地合法性的把握,明确规定禁止向哪些用地项目提供贷款支持,对哪些用地项目应有慎发放贷款。这些政策措施有利于部门联动确保产业政策和土地政策的落实,进一步推进产业结构和土地利用结构的调整。
强调要建立多部门信息交流机制。《通知》强调人民银行各分支机构、各银监局要切实加强与地方政府相关部门的沟通合作,建立信息交流机制,将企业违法用地、闲置土地等信息纳入人民银行企业征信系统和银监会客户风险预警系统,为金融机构有关信贷决策提供支持和服务。这样有利于加强土地管理、落实共同责任。
金融在土地调控中发挥作用的空间仍有潜可挖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金融政策的变化和调整不可避免地会传导到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总体来看,金融政策调整对土地的作用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类:
通过增加或减少货币投放量来引导土地投放总量。虽然每年的新增建设用地供应量是一定的,可供盘活的存量土地也有限,土地的投放总量相对比较刚性,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土地的取得、开发建设与资金的关系十分紧密,单位货币必须与一定的土地要素相结合。增加或减少货币的投放量,可以增加或减少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所需要的土地,进而影响市场供求关系,引导土地的投放总量。
通过调整投资走向引导土地投放方向,推进城乡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土地和资本的相互关系不仅体现在数量上,还体现在空间和区域上,通过建立与金融政策相匹配的土地政策,对空间发展权进行引导和调控,适当增加中小城市、中西部地区的土地供应,逐步实现以大、中城市和东部地区为向城乡均衡、区域均衡的方向发展,逐步解决城乡二元结构和东西部发展差距问题。
通过调整不同建设项目信贷政策,落实土地供应政策,推进产业政策落实和产业结构调整。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是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前提,通过建立差别化的信贷,如对法律法规和国家产业政策禁止的建设项目禁止提供信贷支持,对限制发展的建设项目审慎发放贷款,有利于落实“有保有压”的差别化供地政策,推进土地利用结构的调整,从而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
◆绿色金融助推集约用地制度创新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汪利娜)
《关于金融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的通知》既是运用金融手段促进土地集约利用的一种尝试,也是金融为实体经济服务、为和谐发展服务的一种探索。
绿色金融理念在土地优化配置中的实践与应用
目前,我国各经济主体对土地金融的需求主要可概括为三种:一是房地产开发企业购置土地、开发土地的资金需求。特别是经营性用地实施招拍挂以来,地价涨幅较快,增加了企业的拿地成本和对金融支持的需求。二是非房地产企业的建设用地资金需求,包括高新技术开发区土地开发建设等。三是政府部门土地储备的资金需求。近年来,在土地财政的利益驱动下,各城市相继建立了土地储备,无论以何种方式获得土地,如收购、征地等,仅靠政府的财政拨款、土地出让收益远远不够,因此多依赖于金融的支持。
从土地金融的发展现状来看,目前银行为房地产开发企业和政府土地储备的土地贷款规模并不大。以2007年为例,土地贷款只有3000多亿元,仅占全部房地产信贷余额4.8万亿元的6.3%,占银行人民币贷款余额26万亿元的1.1%。当然,许多非房地产企业的土地贷款多混杂在项目融资、基本建设贷款里面,其规模有多大仍是一个“谜”。但从2007年上万亿元的土地购置款中,大致可估算出土地贷款的规模。需要指出的是,无论土地贷款占银行信贷的比例有多大,运用金融手段抑制粗放低效用地、支持节约集约用地至少给市场发出了一个信号:只有集约、环保型用地才能得到金融支持。其政策导向作用是十分明显的,也是值得称赞的。这也是绿色金融的理念(即运用金融工具支持节能、环保、高效产业发展,促进优化产业结构和技术进步)在土地资源优化配置中的实践与运用。
融资渠道多元化呼吁富有创新精神的制度安排
值得政策制定者们关注的是,中国金融体系正经历着的“脱媒”现象,即资金盈余者和资金短缺者不通过银行等金融中介机构而直接进行资金交易的现象。仍以2007年为例,在全社会资金结构中,财政支出额3.8万亿元,股票融资额8431亿元,企业债1.7万亿元,利用外资748亿美元,银行新增贷款3.6万亿元,占全社会融资额产过35%,这还未包括民间融资等。那么,在融资渠道日趋多元化的今天,能否仅靠银行信贷政策来抑制土地的浪费?对政府投资的项目如何从立项审批源头就体现节约集约用地的基本国策?对上市公司的建设用地,监管机构如何运用经济手段制约?如何盘活城市大量闲置的存量土地,如何提高农村建设用地的集约效益?这些都是实现集约用地不可回避的问题。可以说,中国节约集约用地的改革与制度建设才刚刚开始。
但目标已经明确,思路也渐清晰,中国缺少的不是土地,而是一种制度安排,一种让人人都以节约集约用地为己任的制度安排和激励机制。
按照党的十七大精神要求,我们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勇于变革。
◆“释放信号”启发土地金融改革
(中国人民大学 徐跃红 吕萍)
目前,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的具体方式及其与其他调控手段的配合方式还处于探索阶段。《关于金融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的通知》 (以下简称《通知》)正是加强土地和信贷两种调控手段配合的探索。
“有保有压”,“释放信号”大于政策内容本身
《通知》是对国务院《关于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的通知》的落实和补充,是对近年来土地金融政策的总结和延续,其—大亮点就是将金融和土地结合“有保有压”。—方面严格建设用地项目贷款管理,另—方面优先支持节约集约用地项目建设。
当然,《通知》并非对以往相关规定的简单总结和重申,而是在延续的基础上有所拓展和升华。头先,近来房地产市场出现调整,部分城市房价出现下跌情况。在购房者开始持观望态度,房地产销售量下降迅速,部分开发商等待政府“救市”的背景下,政府出台《通知》无疑是在表明一种态度或者说释放一个信号。其次,央行和银监会作为金融管理部门,出台政策必定会考虑与其自身管理的主业结合,如《通知》从始至终都体现出强调商业银行的审慎经营法则。在美国次贷危机和我国目前房价走势不明朗的背景下,加强对房地产开发贷款管理,可以避免因房地产价格下跌产生的坏账风险。《通知》也提出了要加大创新工作的力度,拓宽土地融资渠道;加强金融促进节约集约用地工作的指导和督查力度;建立健全金融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的管理制度。这为我国土地金融的下一步改革指明了方向。
土地金融改革方向:拓展多种金融手段进行政策创新
促进节约集约用地下一步土地金融政策制定的应当是:在完善城市土地金融政策的同时大力发展农村土地金融;在继续重视信贷手段的基础上加大创新力度,探索发展土地银行、土地债券等金融创新手段。
成立土地银行,构建土地金融机构体系。可以建立国家土地银行和农村信用合作社相结合的农村土地金融机构体系。国家土地银行是政策性土地银行,是土地金融的较高管理机构。其职责为制定和组织实施国家土地金融政策方针,为其他土地金融机构提供资金、指导和其他便利,审批土地使用权抵押申请,为土地经营者提供长期低息贷款,发行或委托有关机构发行土地债券并负责还本付息等。农村信用合作社扮演土地金融基层机构的角色,可以在信用社内设立专门负责土地使用权抵押的部门,专门负责土地使用权抵押的审查和办理。
发行农用地土地债券。土地债券在国外发展已非常成熟。例如,美国和德国都是通过土地债券来筹集资金的。我国土地制度虽然与西方国家明显不同,但由于我国的土地使用权也具有物权的性质,因此具备土地证券化的内在基础——土地使用权的可抵押性。我国土地债券应以农村信用社收到的土地使用权作为担保物发行。在具体操作上债券发行金额要低于抵押的土地使用权金额,土地债券利率水平由央行和国家土地银行确定。
总体上讲,发挥金融手段可以更好地调控土地市场,而金融手段和土地政策的结合又可以更好地调控宏观经济。我国特殊的土地制度决定了土地政策将长期作为重要的宏观调控手段之一,而在金融手段与土地政策配合方面的探索,应当不断继续和深入。
◆专家观点
汪利娜:节约集约是解决用地矛
作者介绍
大家都在看
- 1招商乐城国际花园现房1-3-6-8栋在售,参考均价16000元/m² 72284
- 2海南那么美哪里安家好? 66476
- 3一位北京老人在海南购房的真实感受 讲的太好了! 65263
- 4海南买房的人后悔吗?乱买肯定后悔 58113
- 5琼海市第十二届科技活动筹备工作会议 57921
- 6台湾明星都住哪?豪宅大曝光(组图) 56470
- 7在海南买房哪个城市好?哪个城市更适宜居住? 51407
- 8转载一位外地人在海南买房的血泪史 51295
- 9琼海特色旅游之万泉河游览风景区 51051
- 10琼海和文昌哪个地方好一点? 50759
更多大家关注的楼盘
鲁能山海天
14000元/平方米
文昌-月亮湾|海南省文昌市龙楼铜鼓岭国际生态旅游区内
博鳌海御
0元/平方米
琼海-博鳌海景|琼海博鳌滨海大道
官塘学院小镇
14000元/平方米
琼海-官塘温泉|海南省琼海市官塘白石岭风景区
恒大金碧天下
20000元/平方米
儋州-滨海新区|儋州市白马井滨海新区
石梅山庄
23000元/平方米
万宁-兴隆|万宁市兴隆石梅湾兴梅大道1号
天来泉二期
12000元/平方米
琼海-官塘温泉|琼海市官塘温泉旅游开发区天来泉大道
中国海南·海花岛
21000元/平方米
儋州-滨海新区|海南儋州滨海新区滨海大道中国海南海花岛展示中心
富力湾
19000元/平方米
陵水-香水湾|陵水县香水湾旅游度假区B区南段
龙憩园中园
0元/平方米
万宁-兴隆|海南省兴隆旅游度假区兴梅大道中段西侧
龙栖湾新半岛
33000元/平方米
乐东 - 乐东县|乐东县九所龙栖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