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海南房产网 - 搜游居 > 房产资讯 > 房产新闻 > 楼市:背后一场拔河赛
楼市:背后一场拔河赛
编辑:海南房产网 发布日期:2016-09-10 00:00:00 有效期:发布当天 来源:琼海房产信息网 阅读 780 次
阅读声明:文章内关于户型面积的表述,除了特别标明为套内面积的内容外,所涉及户型面积均为建筑面积。
6月17日,一场由十几家房产公司参与的置业节,在位于杭州下沙的城市建设规划馆外的广场举行。
当天正好是浙江省梅雨季节的前一日,暴雨如注。整个置业节的现场,不过是搭建在广场上的两个硕大的白色塑料棚。但这里却吸引了近万人前来看房,主办方共发出122趟班车运看房市民。
现场成交房屋35套,近1200组意向购房者登记。在经历了2012年初的楼市寒冬后,如此成绩让参展开发商们直呼“幸福来得太突然”。
事实上,眼下的杭州楼市,成交量开始明显回暖,多个新开盘楼盘的成交率高达8成以上,甚至再次出现了开盘前彻夜排队的现象。
而这只是全国各大城市的楼市成交全线飘红的一个缩影。开发商的降价行为和地方政府的救市行为导演了又一轮楼市复苏。
搜房网数据监控监测的全国58个大中城市数据显示,六成以上城市5月份的住宅开盘量有明显增长,其中有13个城市的开盘量环比翻倍增长。
国家统计局18日发布的数据亦显示,今年5月,70个大中城市的平均房价指数同比和环比均出现了跌幅收窄的局面。随着楼市成交量的回升,成交价格上涨的情况开始显现。
据链家地产市场研究部信息,6月11日至17日,其监测的40个城市中,逾8成城市楼市成交周同比均有上升,7城市同比涨幅超过100%。
然而,在宏观经济持续下行的背景下,以“稳增长”为目标的宏观调控频频出招,引发了人们对房地产调控“松绑”的疑问。较近,“发改委将松绑房地产”、“央行放松个人住房贷款”等新闻层出不穷,让整个房地产市场躁动不安,再次进入了极度的敏感期。
监管层紧急辟谣
6月7日晚间,央行三年半以来头次宣布降息:自2012年6月8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
在该信息的刺激下,楼市调控松绑的传闻开始涌现。6月10日,一篇名为《发改委人士称地产松绑或是救市张牌》的报道出现在众多网站显眼位置。
该报道援引发改委内部人士话称,受外部经济影响,再加上房地产政策引发的经济真空,给经济回落带来的压力越来越大,政府有意通过集中放项目来提振经济。该发改委人士称,未来不排除给地产项目“开口子”。
6月11日,另一篇名为《银监会:给予二套房贷与头套同样风险权重》的报道,再次吸引了公众眼球。报道称,银监会发布文件,给予二套房贷与头套房贷同样的风险权重,而此前,头套房抵押贷款风险权重为45%,二套房抵押贷款风险权重为60%。该政策被解读为是在鼓励银行放宽二套房贷。
6月12日,《央行特级文件,头套房贷利率较低7折》的报道,更让众多购房者怦然心动。
这则新闻称,已从商业银行获悉,央行向各商业银行下发特急文件,要求商业银行对个人住房贷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下限仍为基准利率的0.7倍。也就是说,头套房贷利率将获得七折的优惠。在2010年4月史上较严厉的房地产调控打响之后,七折优惠早已不复存在。
5月,各地楼市成交均出现了上涨。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5月全国商品住宅成交环比增长16.37%;成交额环比增长19.12%。进入6月,楼市成交量上涨依然继续。
在交易量出现大幅增长、存贷款基准利率下调的情况下,上述有关房地产调控松绑的消息无疑成了一剂强心针,更让人觉得房地产调控将出现转向。
于是,“房价可能暴涨”的气氛开始在楼市弥漫,不断刺激着购房者的神经,许多人又开始感到恐慌。
国内部分地区再现千人购房潮。在杭州城东面的下沙板块,三个楼盘6月11日同时开盘,均出现了“深夜排队”的情况。其中,“宝龙?城市广场”推出的89平米的110套房源在40时辰之内一空;“金隅?江城府”推出的300多套200平米左右的大户型成交率也超过了八成。
“回暖”迹象和人们的担忧明显加大了调控管理层的压力,被舆论推上风口浪尖的相关国家部委纷纷作出紧急回应。
6月12日和6月14日,国家发改委、银监会相继发布声明。前者针对《发改委人士称地产松绑或是救市张牌》报道作出澄清,表示该委较近没有人接受过该媒体采访,有关报道纯属捏造。
后者则表示,有关媒体报道银监会降低个人住房抵押贷款的风险权重“纯属误解”,风险权重为50%,与现行监管规定相一致,未作任何调整。
此外,央行新闻发言人就“央行特急文件调整利率及其涉及房贷利率”一事作出回应:银行和监管部门对个人住房贷款一直实施有效的政策引导和审慎性监管。个别媒体称“央行特急文件规定头套房贷利率较低可七折”,有意曲解央行政策意图,有市场炒作之嫌。
6月18日,住建部新闻发言人针对近期媒体关于房地产信贷政策将有所松动的报道亦表示,住建部门将积极配合金融部门,继续严格执行好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
而据时代周报的不完全统计,自2012年以来,北京市住建委、上海市房管局、厦门市国土资源与房产管理局、湖南省发改委都曾先后就各种涉及“限购松绑”、“房贷放宽”等问题发表过澄清声明。
多方力量博弈
在一周之内,四部委罕见密集回应市场传闻,实属罕见。业内人士认为,此举表明政府当前对于市场调控的态度依然十分严谨,近期虽无政策继续从紧的可能,但也无明显放松的倾向。
但今年上半年整体经济增长放缓,已经让一些开发商和地方政府很是着急,总想着让政策放松。实际上,放松调控的冲动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就已经陆续出现。
2011年下半年以来,包括北京、上海、杭州、重庆等在内的超过30个城市政府均出台了不同程度的楼市调控微调政策,内容涉及限购变化、土地出让、普通住宅标准、税费优惠以及购房补贴等。
在这些地方楼市微调政策中,至今已有佛山、芜湖等5个城市的“新政”被叫停,而大多数因尺度较小且符合“保护刚需”的政策框架而侥幸过关,这引起了更多城市的效仿和更大尺度的试探。
不难理解地方政府的冲动,在土地财政的现状下,冷清的房地产市场已经严重影响到地方财政收入,而各地都还没有找到摆脱土地财政的好方法。
杭州市的土地财政收入,曾在城市建设及房价抬升的背景下,一路水涨船高。2009年其土地出让金达到了惊人的1200亿元,冠绝全国,也超过了杭州当年财政收入一倍多。
但在国家楼市调控政策的抑制下,杭州的土地收入随着楼市的低迷,急转直下。2011年,杭州卖地收入仅为755亿元,其中主城区土地出让金仅316亿元。2012年前5个月,杭州主城区仅有一块住宅用地成交,出让总金额为9.27亿元,土地单价比周边地块也低了近一半。
杭州的这种冷清气息早已在全国蔓延。国泰君安一份较新研究报告显示,土地市场、楼市的持续低迷,带来相关税费的降低,使得2012年中国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下降18%。对于本身财政、债务压力缠身的地方政府来说,这笔资金缺口庞大得难以填补。据国泰君安预测,这个缺口高达4.8万亿元。
中原市场研究部的统计则显示,2012年前4个月,标杆房企拿地189亿,同比下调63%,仅占销售额的12%。其中,富力、华润、金地和绿城连续4个月都没有增加新的土地储备,房企拿地的积极性已然降至历史低位。
“开发商、地方政府希望房地产调控政策放松可以理解。”中国农业银行头席经济学家向松祚接受采访时称,现在的关键是政府对地方政府变相放松调控政策的容忍度有多大。在整体经济增长放缓的情况下,很担心政府容忍地方政府放松调控。
“近期出现多条放松地产调控的虚假消息,背后就是一场拔河比赛。”在向松祚看来,开发商、地方政府、还有购完房希望升值的人,也包括靠房地产广告活着的媒体都希望房地产政策放松。政府、想购房但又希望降房价的人,则不希望房地产政策放松。
在这个拔河比赛中,前面有三方,后面有两方。向松祚认为,前三方赢的可能性比较大。房地产调控已经不太可能再有新的严厉政策出台。如果前三方不断放出类似虚假消息,将会改变百姓对房地产市场的预期,而预期一旦改变,购房行为将跟着改变,近期部分城市出现楼市火爆场面就是明证。
上海房地产研究院副院长杨红旭也认同楼市调控目前进入拔河状态,僵持住了。一方面经济增幅下滑,需要刺激经济,房地产不能过度低迷,尤其房地产开发投资和新开工面积不能过度的低迷,所以现在不宜进一步追加政策、进行打压。
但另一方面,即便保持目前的调控口径不变,市场成交是持续反弹,接下来如果政策没有新的指示,房价可能在三季度反弹,“针对楼市到底是紧一点还是松一点,决策层部门应该比较纠结。”杨红旭说。
“回暖”迹象
事实上,今年3月以来,在不少地方微调楼市调控政策的刺激下,房地产市场出现了明显的复苏迹象。
国家统计局较新公布的数据显示,1—5月份,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约2.9亿平方米,同比下降12.4%,降幅比前4月缩小1个百分点。商品房销售额1.7万亿元,同比下降9.1%,降幅缩小2.7个百分点。
特别是此前成交量低迷的一线城市,5月
当天正好是浙江省梅雨季节的前一日,暴雨如注。整个置业节的现场,不过是搭建在广场上的两个硕大的白色塑料棚。但这里却吸引了近万人前来看房,主办方共发出122趟班车运看房市民。
现场成交房屋35套,近1200组意向购房者登记。在经历了2012年初的楼市寒冬后,如此成绩让参展开发商们直呼“幸福来得太突然”。
事实上,眼下的杭州楼市,成交量开始明显回暖,多个新开盘楼盘的成交率高达8成以上,甚至再次出现了开盘前彻夜排队的现象。
而这只是全国各大城市的楼市成交全线飘红的一个缩影。开发商的降价行为和地方政府的救市行为导演了又一轮楼市复苏。
搜房网数据监控监测的全国58个大中城市数据显示,六成以上城市5月份的住宅开盘量有明显增长,其中有13个城市的开盘量环比翻倍增长。
国家统计局18日发布的数据亦显示,今年5月,70个大中城市的平均房价指数同比和环比均出现了跌幅收窄的局面。随着楼市成交量的回升,成交价格上涨的情况开始显现。
据链家地产市场研究部信息,6月11日至17日,其监测的40个城市中,逾8成城市楼市成交周同比均有上升,7城市同比涨幅超过100%。
然而,在宏观经济持续下行的背景下,以“稳增长”为目标的宏观调控频频出招,引发了人们对房地产调控“松绑”的疑问。较近,“发改委将松绑房地产”、“央行放松个人住房贷款”等新闻层出不穷,让整个房地产市场躁动不安,再次进入了极度的敏感期。
监管层紧急辟谣
6月7日晚间,央行三年半以来头次宣布降息:自2012年6月8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
在该信息的刺激下,楼市调控松绑的传闻开始涌现。6月10日,一篇名为《发改委人士称地产松绑或是救市张牌》的报道出现在众多网站显眼位置。
该报道援引发改委内部人士话称,受外部经济影响,再加上房地产政策引发的经济真空,给经济回落带来的压力越来越大,政府有意通过集中放项目来提振经济。该发改委人士称,未来不排除给地产项目“开口子”。
6月11日,另一篇名为《银监会:给予二套房贷与头套同样风险权重》的报道,再次吸引了公众眼球。报道称,银监会发布文件,给予二套房贷与头套房贷同样的风险权重,而此前,头套房抵押贷款风险权重为45%,二套房抵押贷款风险权重为60%。该政策被解读为是在鼓励银行放宽二套房贷。
6月12日,《央行特级文件,头套房贷利率较低7折》的报道,更让众多购房者怦然心动。
这则新闻称,已从商业银行获悉,央行向各商业银行下发特急文件,要求商业银行对个人住房贷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下限仍为基准利率的0.7倍。也就是说,头套房贷利率将获得七折的优惠。在2010年4月史上较严厉的房地产调控打响之后,七折优惠早已不复存在。
5月,各地楼市成交均出现了上涨。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5月全国商品住宅成交环比增长16.37%;成交额环比增长19.12%。进入6月,楼市成交量上涨依然继续。
在交易量出现大幅增长、存贷款基准利率下调的情况下,上述有关房地产调控松绑的消息无疑成了一剂强心针,更让人觉得房地产调控将出现转向。
于是,“房价可能暴涨”的气氛开始在楼市弥漫,不断刺激着购房者的神经,许多人又开始感到恐慌。
国内部分地区再现千人购房潮。在杭州城东面的下沙板块,三个楼盘6月11日同时开盘,均出现了“深夜排队”的情况。其中,“宝龙?城市广场”推出的89平米的110套房源在40时辰之内一空;“金隅?江城府”推出的300多套200平米左右的大户型成交率也超过了八成。
“回暖”迹象和人们的担忧明显加大了调控管理层的压力,被舆论推上风口浪尖的相关国家部委纷纷作出紧急回应。
6月12日和6月14日,国家发改委、银监会相继发布声明。前者针对《发改委人士称地产松绑或是救市张牌》报道作出澄清,表示该委较近没有人接受过该媒体采访,有关报道纯属捏造。
后者则表示,有关媒体报道银监会降低个人住房抵押贷款的风险权重“纯属误解”,风险权重为50%,与现行监管规定相一致,未作任何调整。
此外,央行新闻发言人就“央行特急文件调整利率及其涉及房贷利率”一事作出回应:银行和监管部门对个人住房贷款一直实施有效的政策引导和审慎性监管。个别媒体称“央行特急文件规定头套房贷利率较低可七折”,有意曲解央行政策意图,有市场炒作之嫌。
6月18日,住建部新闻发言人针对近期媒体关于房地产信贷政策将有所松动的报道亦表示,住建部门将积极配合金融部门,继续严格执行好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
而据时代周报的不完全统计,自2012年以来,北京市住建委、上海市房管局、厦门市国土资源与房产管理局、湖南省发改委都曾先后就各种涉及“限购松绑”、“房贷放宽”等问题发表过澄清声明。
多方力量博弈
在一周之内,四部委罕见密集回应市场传闻,实属罕见。业内人士认为,此举表明政府当前对于市场调控的态度依然十分严谨,近期虽无政策继续从紧的可能,但也无明显放松的倾向。
但今年上半年整体经济增长放缓,已经让一些开发商和地方政府很是着急,总想着让政策放松。实际上,放松调控的冲动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就已经陆续出现。
2011年下半年以来,包括北京、上海、杭州、重庆等在内的超过30个城市政府均出台了不同程度的楼市调控微调政策,内容涉及限购变化、土地出让、普通住宅标准、税费优惠以及购房补贴等。
在这些地方楼市微调政策中,至今已有佛山、芜湖等5个城市的“新政”被叫停,而大多数因尺度较小且符合“保护刚需”的政策框架而侥幸过关,这引起了更多城市的效仿和更大尺度的试探。
不难理解地方政府的冲动,在土地财政的现状下,冷清的房地产市场已经严重影响到地方财政收入,而各地都还没有找到摆脱土地财政的好方法。
杭州市的土地财政收入,曾在城市建设及房价抬升的背景下,一路水涨船高。2009年其土地出让金达到了惊人的1200亿元,冠绝全国,也超过了杭州当年财政收入一倍多。
但在国家楼市调控政策的抑制下,杭州的土地收入随着楼市的低迷,急转直下。2011年,杭州卖地收入仅为755亿元,其中主城区土地出让金仅316亿元。2012年前5个月,杭州主城区仅有一块住宅用地成交,出让总金额为9.27亿元,土地单价比周边地块也低了近一半。
杭州的这种冷清气息早已在全国蔓延。国泰君安一份较新研究报告显示,土地市场、楼市的持续低迷,带来相关税费的降低,使得2012年中国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下降18%。对于本身财政、债务压力缠身的地方政府来说,这笔资金缺口庞大得难以填补。据国泰君安预测,这个缺口高达4.8万亿元。
中原市场研究部的统计则显示,2012年前4个月,标杆房企拿地189亿,同比下调63%,仅占销售额的12%。其中,富力、华润、金地和绿城连续4个月都没有增加新的土地储备,房企拿地的积极性已然降至历史低位。
“开发商、地方政府希望房地产调控政策放松可以理解。”中国农业银行头席经济学家向松祚接受采访时称,现在的关键是政府对地方政府变相放松调控政策的容忍度有多大。在整体经济增长放缓的情况下,很担心政府容忍地方政府放松调控。
“近期出现多条放松地产调控的虚假消息,背后就是一场拔河比赛。”在向松祚看来,开发商、地方政府、还有购完房希望升值的人,也包括靠房地产广告活着的媒体都希望房地产政策放松。政府、想购房但又希望降房价的人,则不希望房地产政策放松。
在这个拔河比赛中,前面有三方,后面有两方。向松祚认为,前三方赢的可能性比较大。房地产调控已经不太可能再有新的严厉政策出台。如果前三方不断放出类似虚假消息,将会改变百姓对房地产市场的预期,而预期一旦改变,购房行为将跟着改变,近期部分城市出现楼市火爆场面就是明证。
上海房地产研究院副院长杨红旭也认同楼市调控目前进入拔河状态,僵持住了。一方面经济增幅下滑,需要刺激经济,房地产不能过度低迷,尤其房地产开发投资和新开工面积不能过度的低迷,所以现在不宜进一步追加政策、进行打压。
但另一方面,即便保持目前的调控口径不变,市场成交是持续反弹,接下来如果政策没有新的指示,房价可能在三季度反弹,“针对楼市到底是紧一点还是松一点,决策层部门应该比较纠结。”杨红旭说。
“回暖”迹象
事实上,今年3月以来,在不少地方微调楼市调控政策的刺激下,房地产市场出现了明显的复苏迹象。
国家统计局较新公布的数据显示,1—5月份,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约2.9亿平方米,同比下降12.4%,降幅比前4月缩小1个百分点。商品房销售额1.7万亿元,同比下降9.1%,降幅缩小2.7个百分点。
特别是此前成交量低迷的一线城市,5月
免责声明: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其目的在于促进信息交流,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对其内容真实性 负责。本站转载时会标明出处,版权归原载媒体和作者所有。如所载内容涉及侵权,请及时和本站联系删除。
作者介绍
大家都在看
- 1招商乐城国际花园现房1-3-6-8栋在售,参考均价16000元/m² 72280
- 2海南那么美哪里安家好? 66471
- 3一位北京老人在海南购房的真实感受 讲的太好了! 65260
- 4海南买房的人后悔吗?乱买肯定后悔 58106
- 5琼海市第十二届科技活动筹备工作会议 57918
- 6台湾明星都住哪?豪宅大曝光(组图) 56465
- 7在海南买房哪个城市好?哪个城市更适宜居住? 51404
- 8转载一位外地人在海南买房的血泪史 51289
- 9琼海特色旅游之万泉河游览风景区 51048
- 10琼海和文昌哪个地方好一点? 50756
更多大家关注的楼盘
鲁能山海天
14000元/平方米
文昌-月亮湾|海南省文昌市龙楼铜鼓岭国际生态旅游区内
博鳌海御
0元/平方米
琼海-博鳌海景|琼海博鳌滨海大道
官塘学院小镇
14000元/平方米
琼海-官塘温泉|海南省琼海市官塘白石岭风景区
恒大金碧天下
20000元/平方米
儋州-滨海新区|儋州市白马井滨海新区
石梅山庄
23000元/平方米
万宁-兴隆|万宁市兴隆石梅湾兴梅大道1号
天来泉二期
12000元/平方米
琼海-官塘温泉|琼海市官塘温泉旅游开发区天来泉大道
中国海南·海花岛
21000元/平方米
儋州-滨海新区|海南儋州滨海新区滨海大道中国海南海花岛展示中心
富力湾
19000元/平方米
陵水-香水湾|陵水县香水湾旅游度假区B区南段
龙憩园中园
0元/平方米
万宁-兴隆|海南省兴隆旅游度假区兴梅大道中段西侧
龙栖湾新半岛
33000元/平方米
乐东 - 乐东县|乐东县九所龙栖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