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声明:文章内关于户型面积的表述,除了特别标明为套内面积的内容外,所涉及户型面积均为建筑面积。
近年来,定安县注重文化建设,大力打造文化品牌,在文化艺术、广电出版、文化市场、体育等方面共获得高端、省级以上的奖项300多项。其中,2012年获高端奖项4项,省级奖项111项。特别是2013年,获得文化部颁发的“全国服务基层文化市场工作先进集体”称号,成为我省仅此获此殊荣的单位。
为全面展现以定安传统文化艺术景观和当代城乡生态文化建设为主的文化状况,海南日报《海南周刊》联手定安县特别推出《文韵定安》专题报道,全面介绍定安人文历史和近年取得的文化成就,整体表现定安县文化建设氛围及其精神气质,敬请关注。
这是个怎样的地方?城不大,却古朴厚重,阅尽数百年沧桑浮华。人不多,却地杰人灵,传承文脉绵延不绝。
这里迎来过探花郎荣归故里,迎接过“父子进士”牌匾,见证了元代王子和灰姑娘的美丽爱情;这里有海南现存仅此较完好的县治城垣,有解元坊、亚元坊、清潭亭、见龙塔、王映斗故居、百年老街骑楼等众多历史遗迹;这里是海南琼剧之乡,是道教文化,母瑞山更是海南红色革命的摇篮……
正应了那句古话“境地安定,黎庶安宁”,定安,以其丰厚的历史底蕴,成就了世代人民的幸福家园和精神乐土。
古城古事:风韵犹存
不看古城,不知定安的历史。
60岁的梁安经是定安城里有名的木雕师傅。他是幸运的,不仅看了60年的古城,更把家安在了古城的“心脏”———县衙,守着它,伴着它。
两年前,当考古队从地下发掘古县衙遗址时,他亲眼验证了打小就听来的古城传说:700多年前,元兵南下讨伐海南诸黎寨,头置定安县。600多年前,元文宗图帖睦尔升定安县为南建州。没多久,明洪武二年,废南建州复设定安县。但,彼时定安有县无城。直到500多年前,定安修建起一座形态宏伟、设施完备的县城。
“县衙的风水特别好!”在梁安经朴素的世界观里,是古县衙的好所在,让他的木雕生意越做越好,身体健健康康,子孙后代出息得令他骄傲。
县衙北临南渡江,南对文笔峰,直面见龙塔,毗邻文庙,是整个定城位置较高的地方。城内街巷交错,东门街、西门街、北门街、中南门街4条主要街道呈“广”字形状,连通古城东西南北城门,城外挖有壕堑。
尽管古县衙的威仪早已不复存在,但是从考古发掘的成果看得出来,当时的县衙规模很大,分为前堂,次堂和后堂。梁安经住的房子曾多次重修,但是明代的石柱、石础还完好无损,依然精美如初。
梁安经懂文物,爱文物。解放后县城因扩建需要,古城被拆了三分之二。他再也坐不住,多次找到有关部门请求保护古城。如今,他的愿望实现了,仅存的古城西门、北门,以及西北、西南两段城墙,受到保护。
世事沧桑,春秋代序,古城真的“古”了。如今的北门、西门,已经没有人流货流涌动的繁华景象,青石板铺设的路面,经过几百年人来人往,被脚步打磨光亮,脚底下石板的清凉似乎能闻到一股时间的味道。
古城的城市功能退化得所剩无几,历史的沉淀和文化的厚度,却使这里风韵正盛。
每有文人骚客来访,梁安经乐得当导游,穿梭在众多历
史遗迹间:解元坊、清潭亭、关圣庙、见龙塔、文庙、尚友书院、冼夫人庙、明照阁、莲井……古代与现代的交融,新与旧的碰撞,让人流连忘返、发古思幽。
古城文人:才子辈出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古邑定安,向来崇文重教。这里文人辈出,才子云集,堪称文化名邑。
据史料记载,定安县古代有93人中举人,12人登进士,1人中探花。父子进士在海南历史上共有7对,定安就占了2对———张岳崧与张钟彦、王映斗与王器成,留下一段段佳话。
古时,定安县有400多人在全国各府、州、县当官。其中,王弘诲、张岳崧、王映斗当属佼佼者,名震至今:明王弘诲官至礼部尚书,力谏皇帝奏考回琼,创建尚友书院,奠定了海南科举人才教育的基础,在琼岛榜被立生祠。清张岳崧被钦点为探花,嘉庆皇帝惊叹于琼州海隅之地竟有这样的人才,于是有“何地无才”谕。这位探花郎官至湖北巡抚,是民族英雄林则徐的好友,也是禁烟运动的倡导者之一,其书法居清广东五大书法家之头。清王映斗,官至大理寺正卿,官衔至正二品,为海南岛较高官衔者之一。
梁安经常听老人讲,定安之所以会自古出文人,是因了文庙的庇荫。每当文庙祭孔,来自全县各地的学生、官员都会集中到此拜祭,香火缭绕,鼓乐齐鸣,仪式之隆重、气氛之庄严,令人顿生神圣感。
这座于1369年废南建州复设定安县时创建的文庙,经多次翻修重建,规模一次比一次大。王映斗、张岳崧等定安名流和历代定安知县、学官,都曾参与过文庙修缮,更增添了文庙的崇高声誉。
“我父亲把‘父子进士’、‘叔侄进士’、‘一里三进士’的故事告诉我,我又把他们的故事告诉了我的小孩,我的小孩又告诉了我的小孩的小孩。”梁安经绕口令似的说辞,还原了世世代代定安人的教子方式。
就这样,定安人以莫大的骄傲、高度的尊崇,传颂着历代先贤的轶事功德,激励着后人师法前辈以学成才。
古城今世:魅力重现
走过悠悠数百年,古县衙早已完成它的历史使命,如今成为当地文化公园的重要人文景观,开始了再造定安人精神家园的新使命。
梁安经和老伴陈玉英的日子,现在是越过越有滋味了。每到傍晚时分,梁安经出去喝茶,叙友,看琼剧;陈玉英就到家后边的文化广场和一帮女人跳起“定安娘子健美操”。老两口的精神生活充实而丰富。
这是定安坚持不懈加强文化建设的一个生动缩影。近年来,定安人传承历史,重振文脉,文化事业蓬勃发展。
琼剧发源于定安,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素有“没有定安不成戏班”说法。定安大力支持琼剧事业发展,在每个镇都设立民间琼剧同乐会,琼剧普及率达85%以上,2011年被评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去年,新编《奏考回琼》在海南省头届艺术节上获得文华大奖,《母瑞山》在全省琼剧汇演上获得二等奖。
今年8月,定安选的新编现代琼剧《父爱如山》在全省琼剧会演中,获得较佳传承奖、编剧奖、导演奖、杰出表演奖、乐手奖等6项大奖,这是除了省琼剧院外获得奖项较多的剧团,也是定安琼剧团连续3年获得的省级大奖。
“近年来定安除了努力解决群众奔小康的现实难题,也在尽力去满足人们的文化生活需求。不单琼剧,还有很多群众文化活动都开展得有声有色,可谓全面开花、丰富多彩。”定安县文体局局长邢莉说。
每到晚上,老人带着小孩听琼剧,奏八音,男人打排球,女人跳定安娘子舞。不爱动的可以随意收看电视。作为全省榜完成广播电视“通”双模全覆盖的县市,定安农民从此既能收到上星卫视,也能收到本地数字电视。
人人各取所需,个个怡然自得,健康幸福的笑容是那么灿烂、那么明媚。
定安,这座文化古城,在历史和现实的结合中,正散发无穷魅力!
定安近年来获得的高端文体奖项主要有:
2013获得全国服务基层文化市场工作先进集体;2012全国民族传统推广杰出奖等4项;2011年,被国家文化部授予“中国民间文化(琼剧)艺术之乡”;2010年全国群众体育工作先进集体、斋醮科仪音乐被列入高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从六歌》列入海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09年全国扫黄打非工作先进集体。此外,定安还是华南地区的“排球之乡”。
扫一扫或者搜索微信号:Lcy18876761354
长按识别二维码
免费看房热线(0898-66691855)
QQ号:
远离城市雾霾,带上您最爱的人一起享受海岛阳光!